降雨边坡渗流稳定性分析,在我之前的视频里面讲过,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按照常规方法,难以解决,比如:
1、在初始地应力和孔压平衡后,添加岩土体塑性参数后,模型往往一开始就不收敛。
2、当降雨强度增大,或者渗透系数比较小的时候,模型也经常不收敛。
3、Abaqus中降雨边界假设降雨完全入渗,在不进行二次开发的情况下,无法考虑坡面径流(在降雨强度较大情况下)。
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也困扰本人很久,尝试了各种方法,比如调整参数,一般情况,需要把渗透系数调大10倍,或者把粘聚力增大10倍以上,模型才有可能收敛。但是调整了模型参数,模拟结果就跟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为了,本人想到了一种建模技巧,不需要二次开发,就可以解决上述令人头疼的问题。不管降雨强度多大,渗透系数多小,也不管实际摩擦角和粘聚力多小,都能按实际参数输入计算,而且能够成功收敛。
折合: 0元
折合: 0元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岩土多物理场耦合;岩土多孔/裂隙渗流;滑坡动力学;岩土工程支护
(1)在Comsol中实现非饱和土边坡降雨渗流-应力-变形耦合 (2)实现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降雨后的边坡稳定系数 (3)在Comsol中自主编辑公式实现耦合建模 (4)掌握固体力学与渗流力学原理
模型特点: 1、复杂滑坡结构。 2、VG非饱和渗流。 3、渗流-应力耦合。 4、强度折减稳定性计算。 5、入渗边界为流量-压力自由转换。 6、自由渗出边界与压力成正比。 课程特点: 文献解读+控制方程+模型详解+操作建模。
该视频课程和模型的特点如下: (1)一维冻土模型。 (2)考虑冰透镜体及其水分阻隔效应。 (3)全面考虑了热-水-力耦合作用。 (4)采用孔隙比的变化来描述水分场的变化。 (5)与C-07冻土模型相比,采用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主控方程、含冰量计算、考虑冰透镜体、渗透系数、与力学场的耦合等方面。 (6)采用Comsol 6.2版本。 (7)文献解读+方程详解+操作建模。
(1)在Comsol中实现非饱和土边坡降雨渗流-应力-变形耦合; (2)实现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降雨后的边坡稳定系数; (3)构建大尺度多土层复杂边坡模型:工程应用; (4)掌握固体力学与非饱和渗流原理。
课程特点: 1、THMD温度场-应力场-压力场-损伤场耦合。 2、通过损伤描述压裂液作用下的裂缝扩展。 3、温度的变化影响渗流与损伤。 4、裂缝的扩展影响渗流、温度和应力。 5、各物理场之间相互耦合。 6、Comsol内置接口建模。 7、SCI文献解读+接口详细讲解+操作演示。 8、软件采用的6.2版本。 9、课程内容有关疑问请咨询邮箱geo_ai@163.com,邮件主题:注册的手机号+Geo-01+答疑,否则视为广告邮件处理。
该模型或视频课程有如下特点: (1)基坑分层开挖;(2)地下连续墙支护;(3)管井抽水分层降水;(4)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5)接触、渗流、塑性耦合条件下的收敛控制;(6)操作建模全程录制,可跟做。
1、裂隙岩体边坡+双重介质渗流(孔隙+裂隙)+渗流应力耦合; 2、模拟多组复杂裂隙的渗流; 3、考虑裂隙渗流与岩块渗流之间相互影响; 4、模拟孔隙、裂隙渗流对岩体变形的影响,以及岩体变形对双重介质渗流的影响,实现双向耦合; 5、详细讲解了双重介质渗流控制方程,重基本原理上掌握该模型;
模型特点: 1、复杂滑坡结构。 2、抗滑桩支护。 3、结构-岩土体接触。 4、考虑岩土体塑性。 5、强度折减计算稳定系数。 课程特点: 基本原理+模型详解+操作建模。
模型特点: 1、流体流动+传热+相变。 2、多孔介质混合两相流。 3、加热产生相变(汽化)。 4、以焓作为能量方程主变量而非温度。 5、考虑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热量变化。 6、以PDE建模为主。 课程特点: 文献解读+控制方程+模型详解+操作建模。
课程特点: 1、THMC温度场-水分场-盐分场-位移场耦合。 2、冰水相变冻结+硫酸钠结晶析出。 3、主要变量包括:温度、未冻水含量、含冰量、含水率、溶液盐浓度、结晶盐含量、位移。 4、采用PDE偏微分方程建模。 5、文献解读+接口详细讲解+操作演示。 6、软件采用的6.2版本。 7、课程内容有关疑问请咨询邮箱geo_ai@163.com,邮件主题:注册的手机号+Geo-02+答疑,否则视为广告邮件处理。
用户回复:
用户回复:
用户回复:
用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