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课程附件资料 下载

课程简介

该模型和视频课程主要特征: 1、针对冻土的冻胀融沉问题; 2、考虑冻土的热-水-力耦合; 3、考虑冰-水相变过程; 4、在Comsol中利用PDE偏微分方程接口建模; 5、详细解读推导了相关理论控制方程; 6、详细讲解了每一个建模细节,可完全照做。
课程介绍
课程目录(11)
课程评论(218)
该模型和视频课程主要特征:
1、针对冻土的冻胀融沉问题;
2、考虑冻土的热-水-力耦合;
3、考虑冰-水相变过程;
4、在Comsol中利用PDE偏微分方程接口建模;
5、详细解读推导了相关理论控制方程;
6、详细讲解了每一个建模细节,可完全照做。

    
wa***he
老师您好,我想做一个周期性的函数变化,先做了一个周期的分段函数,然后可以在外推那选择周期性吗?这样做出来是周期性变化的函数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你点击绘制,就看得到函数图
    2024-06-25
2024-06-25
50*****59
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这个模型为什么不需要区分考虑冻土和融土的导热系数,而是统一一个导热系数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你如果想考虑得细点,这个也很简单实现,比如让它随含冰量或者液态水含量的变化,构造一个相关的函数,前提是要有实验数据。实在没数据弄成线性关系也可以。
    2024-06-21
2024-06-21
lu*******32
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我的模型有多土层并且由不一样的材料组成,那么在建模的时候每种材料的热力学参数及物理力学参数该怎么精准的定义到每个域上面呢,还有就是怎么才能将温度函数施加到模型边界上呢,谢谢老师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定义多个偏微分方程,每个对应一个域。第二种,一个域定义一个偏微分方程,但是参数通过变量形式定义,然后给参数选择不同的域。
    2024-06-18
  • lu*******32:好嘞谢谢老师指点!
    2024-06-19
2024-06-17
火鸡***
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以下,我如果需要把模型尺寸修改成其他尺寸比如1.1m宽1.5m高的话,除了需要修改几何部分,还需要修改什么吗?还有就是如果需要求出对竖直边界的侧向应力,是直接提取数据就可以还是要再设置一个相关参数?谢谢老师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几何尺寸扩大的话,要注意收敛性。理论方程不需要改动。侧向应力直接提取。
    2024-06-04
  • 火鸡***:好嘞谢谢老师
    2024-06-06
2024-06-04
wa***he
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在固体力学接口中应变张量那块,在视频中讲的是只考虑了竖直方向YY的,实际二维情况下是不是要考虑其他方向?将第一个空填入,来表达xx方向变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是的,你理解的是对的。
    2024-05-31
  • wa***he:老师,我看到在第四次优化视频中,您提到说做大尺寸模型计算时,可以加一个稳态,给一个稳定的含水量分布场,在进行瞬态计算,我想请问一下,加的稳态是加一个研究?在其中稳态计算,然后以这个结果进行瞬态计算吗?如果是这样,稳态计算是三场全部计算还是只进行水分场计算?求解,麻烦您了。
    2024-06-04
  • 岩土新君:如果你要先进行稳态计算的话,最好全部耦合计算。
    2024-06-04
2024-05-31
Z2*****24
老师您好!这里讲了冻土的冻结,难么他的融化又该如何处理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这个模型冻结和融化都考虑了,包括冻胀和融沉。仔细看视频,仔细看模型,都有。
    2024-05-30
2024-05-30
Zh*******bo
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模型里我们直接建立的固体力学场,它是怎么和我们自定义的两个场建立联系的?我想修改一下应力场与水分场的关系,应该从哪里修改啊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视频都有讲,通过水分场的冻胀融沉来影响应变场,进而间接影响应力场。你要直接修改对应力场的影响的话,还是在线弹性材料下增加子接口,自己定义影响关系。
    2024-05-22
2024-05-22
Si**er
老师您好,想请问一下,有的时候在求解器里设置了S的上下限,但是求解过程中发现还是超过设置的限制了,这个是为什么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如果超出不多不管它,计算精度问题。
    2024-04-29
2024-04-29
jp****92
老师您好,想问一下初始土体处于冻结状态,初始饱和度设置多少合适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你设置一个较小的初始值即可,不要设置为零。
    2024-04-25
2024-04-24
Si**er
老师您好,想请问一下如果想用自带的达西定律接口改写水分场方程,应该要怎么做呢?如何将theta_u和压力p联系起来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这个模型不适合用自带接口,用PDE做更合适。
    2024-04-23
  • Si**er:老师,我想的是冻融和上部荷载下的固结同时考虑,同时因为荷载的作用,也会影响到冻结吧。这个应该要怎么考虑呢?
    2024-04-29
  • 岩土新君:这个你首先要把机理机制搞清楚,再做模型。加荷载很简单,就在固体力学接口施加,但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影响冻融,这个属于机理机制问题,它是数值建模的前提。
    2024-04-29
2024-04-23
Zh*******bo
老师您好,在本模型主要参考的文献中提到了混凝土的传热方程,该方程去掉了相变传热方程,请问如果我还想在混凝土模型中考虑水的相变潜热,就还是使用咱们那个完整方程,只需将土的参数改成对应的混凝土即可吧?有什么其他需要修改的地方吗?非常感谢您。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控制方程是一样的,都是属于多孔介质,只是材料参数一样而已。
    2024-04-23
2024-04-22
Zh*******bo
老师您好,我在调整温度变化时出现了二维截点处出现了饱和度大于1或者小于0的情况,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您有什么帮助修正的建议吗?非常感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首先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调整温度变化的。如果你在调整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计算精度问题引起的误差,因此可以将容差调小点,不过过小会导致不收敛。另外,计算步时也建议调小点,也可能是步时过大引起的。再就是,可以通过分离计算,设置饱和度的上限和下限。但是如果误差不是超出很多,只是0.01的级别大小,级别可以忽略这种误差。
    2024-04-16
2024-04-16
wa***he
老师。地下水位该怎么设置?用哪个接口好一些?我听别人说做个水头就可以,但是我不太懂,所以来请教一下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这个无需设置地下水位,因为温度所影响的冻土深度远达不到地下潜水位位置,影响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包气带。
    2024-04-15
2024-04-15
wa***he
老师您好,我想做个土体初始温度是线性分布的怎么做,就是最上面-2℃,最下面10℃,土体内部由-2到10℃从上到下线性分布,我该怎么做?求解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初始温度设置一个线性分布的就完事了。
    2024-04-13
  • wa***he:谢谢
    2024-04-13
2024-04-13
wa***he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冻土和膨胀土的水热耦合控制方程一样吗,我研究的是膨胀土,想了解一下能不能直接用视频里提到的耦合控制方程?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只要是多孔介质都能用。只不过膨胀土它吸水膨胀、脱水收缩现象比一般土更明显,如果针对膨胀土,看是不是需要考虑膨胀土这方面的性质。冻胀融沉的控制方程是一样的。
    2024-04-01
2024-04-01
Si**er
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这二维截点所表示的是模型上的一个点,还是空间上的一个点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二维截点表示模型上的点,点随网格动。空间上的点用探针表示,点不随网格动。
    2024-03-28
2024-03-28
Zh*******bo
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讲解,但是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按照视频建立了模型,在您原本设定的温度变化范围内运行模型的结果是正常的,但是当我想降低最低温度低于-9℃时,就会出现模型时间步不收敛的问题,且细化网格也没有用,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您有什么解决办法的推荐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一方面,可以试试减缓降温速度。另一方面,考虑固液比随温度变化的时间效应,可根据试验数据建立固液比与温度、时间的关系,这个会比较麻烦,但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比较好的办法。
    2024-03-27
2024-03-27
13*******08
受益匪浅,辛苦老师了,想请问老师,后续在进行强度折减的时候,除了加入土壤塑性接口,外部应力应该怎么加入呢?怎么结合冻融对边坡的影响呢?循环了三四次,每次折减系数都是一样的,不知道问题是出在哪里?请老师赐教。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如果你想研究冻融对边坡的影响的话。首先你要搞清楚其中的物理力学机制。只有先把机制搞清楚,才能通过数值模拟实现。也就是说冻融循环,是怎么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孔压的变化在这里面应当影响不大,大概率是反复变形造成的塑性破坏。不过影响也只能是浅表层,不会太深。先把物理力学机制搞清楚,再做数值模拟。
    2024-03-18
2024-03-17
Zh*******bo
老师您好,我想通过学习您的冻土视频来建立混凝土冻融模型,在温度场控制方程部分,王晓刚的那篇文献中提到了混凝土的热传导方程,相比与冻土中的热传导方程少了含有相变潜化热那一项,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他不考虑桩内的冻融和水分,只考虑土体的冻融,即,桩内只考虑温度场和应力场,土体内考虑温度场、水分场和应力场,以及冻融。
    2024-03-14
2024-03-13
18*******51
请问老师可以显示冻融下的损伤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那你需要在固体力学接口定义损伤模型。
    2024-03-02
  • 18*******51:请问新君老师,这个偏微分方程对于岩石还适用吗?
    2024-03-04
  • 岩土新君:对于多孔介质的都适用。
    2024-03-05
2024-03-02
18*******51
老师您好,请问可以在模型基础上加一条裂缝,以此来模拟裂纹在冻融工况下的扩展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那这个问题就相当复杂了。如果想做裂纹在冻融条件下扩展,不建议考虑水分场,直接模拟冻融应力应变对裂纹的扩展。
    2024-02-29
2024-02-29
15*******05
老师您好,我对模型做出一点改动后,运行速度很慢,请问除了控制网格大小,能不能通过其他方法加快速度。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这个不好说,要看做了哪方面改动。这个模型本身计算速度比较慢,可以通过调整求解器参数,但是弄不好的话,可能会不收敛。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2024-02-19
2024-02-19
Si**er
老师您好,想请问一下,如果用PDE控制方程中有两个因变量,那么该怎么设置它们的单位呢?我看在单位那一栏只能设置一个单位,但是两个因变量的单位是不同的,这个该怎么办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要弄清楚两个单位,一个是方程的因变量单位,一个是方程的源项单位。此外,你所说的两个因变量大概率是耦合方程,选方程中的一个变量为主变量,设其为该PDE方程的因变量,另外一个变量作为耦合项,对齐源项单位。
    2024-02-11
2024-02-10
不知*
老师您好。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就是“水分场迁移的速度”这一物理量如何表示呢?思索了很久也没想到解决办法。麻烦您了老师。感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给你个思路。采用达西速度,而达西速度的表达式跟压力的一阶空间偏导相关,所以求解出压力就能求解速度。而根据VG模型,饱和度S跟压力(基质吸力)相关,所以可以通过这个模型的主变量饱和度S,计算压力p,再通过压力p计算达西速度。
    2024-02-05
2024-02-05
21***87
老师您好,温度场和水分场怎么加呢,左侧咋就能出现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你是第一次用这个软件吧,怎么添加在视频课程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讲解,建议看视频,不然视频白讲了。不要跳看,可以倍速观看。
    2024-01-28
  • 21***87:好的,谢谢啦,我现在对着看发现不少细节
    2024-01-28
2024-01-28
泽铭
老师您好,我想建立隧道冻融模型,只研究围岩的冻融,不考虑衬砌的冰水相变,我在温度场分了两个偏微分方程接口,一个有相变项,一个没有,想问一下在水分场里面要怎么设置,要设置衬砌含水率为0是通过哪个变量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不考虑衬砌冻融的话,水分场只选围岩域,不选衬砌即可。
    2024-01-23
2024-01-23
不知*
老师您好,看完您的讲解收获很多。还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就是:我在土壤区域内用的PDE系数型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它的温度场(就是您讲解的内容),另一个域用的自带的“流体传热模块”描述它的温度场。那么两个域之间的耦合传热边界(两个域在边界处热量是互相影响的),应该怎么建立呢。comsol中两个自带的模块中建立传热的耦合这个我是知道怎么做的。但现在是有一个域的温度场是用的pde。没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还请老师您给指点一下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如果两个域的主变量都是温度,又都是多孔介质,那么域之间的边界不需要施加任何条件,它会自动进行热交换。
    2024-01-17
2024-01-17
HX16
老师,您模型中外部应变的表达式是对应的哪篇参考文献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根据冰单位体积冻胀与融化的体积变化,推导出来的。
    2023-12-02
2023-12-01
z3******17
老师您好,请问如果我想做大尺度的模拟,每层土体的初始含水量和土体性质都不同,该如何去设置边界初始条件和材料参数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那就分层,每层对应一个接口。或者将参数作为变量,赋值到不同的域。
    2023-11-08
2023-11-08
18*******34
老师您好,我可不可以利用该课程的模型,将无人机三维模型网格化导入到comsol中进行三维边坡的热水力耦合呢,模型尺寸可能比较大。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几何模型当然可以替换,但是三维复杂模型的收敛性会比较困难。
    2023-10-09
2023-10-09
ZC*98
老师,有个疑惑,这个模型的上边界没有压力水头,初始内部水分均匀没有压力差,不考虑重力影响,那么土壤水是怎么实现迁移的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初始压力均匀,不代表瞬态过程也均匀。在上部温度变化下,孔隙水冻结与融化,这个过程中,含水量发生变化,在空间上会形成压力差,进而促使水分迁移。此外,本模型也可以考虑重力影响,在视频中已讲。
    2023-09-23
  • ZC*98:好的,感谢老师解答
    2023-09-24
2023-09-23
ZC*98
老师您好,如果不考虑冻胀,把应力场去掉加个多孔介质稀物质传递接口,可以用来模拟冻土中的溶质运移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啊,那就是冻融改变流体速度场,进而影响溶质的运移。
    2023-09-12
  • ZC*98:老师那这个水分场的理查兹方程哪一项表示的是渗流场?也就是原理查兹方程的达西速度项
    2023-10-16
  • 岩土新君:公式11的等号右边就是水分扩散的驱动力。
    2023-10-16
  • ZC*98:好的老师,这个水热耦合的方程是可以直接用还是需要修改一下?
    2023-10-17
  • 岩土新君:直接用就行啊,模型都是根据这些方程建立的。
    2023-10-18
2023-09-12
CSQ
老师您好,谢谢您的精彩讲解。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桩土之间的接触,comsol一般自动设置是连续接触。但是实际上是有相对位移的,现在的接口有没有可以直接设置这种滑动接触的?还是说只能用PDE设置这种接触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PDE接口里面应当也能设置相对滑移接触,可能有点麻烦。那要看你在哪个接口,如果是固体力学接口的话,应当是可以直接用摩擦接触。相对滑移,其实也就是固体力学分析中的接触。热分析和水分分析,应当不是滑移,而是接触面的连续传导。
    2023-08-27
  • Si**er:老师您好,想接着这个问题再请教一下。我看在固体力学里设置接触的话,是需要定义一个“对”,对桩土界面来说,这个接触对的源边界和目标边界都是同一个边界,也就是桩土接触面吗?
    2024-02-29
  • 岩土新君:不是同一个边界,分开选。
    2024-02-29
2023-08-27
18*******36
老师我做的桩土,桩跟土的边界需要设置通量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设置连续接触对即可。
    2023-08-25
2023-08-25
LKQ
老师您好,请问这个具体的变化数据怎么导出啊。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设置探针或二维截点,通过绘制点图,获得曲线图,然后可以将数据导出。
    2023-08-21
2023-08-20
wj***99
老师,计算出来了,但是为啥你的模型计算出来有温度、饱和度、体积含水量、体积含冰量、固液比、位移,而我的只有温度、饱和度、应力,这个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求助求助求助!!!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看来你是Comsol新手,且没有认真看视频课程。这些结构后处理的,都是设置的,不是默认都有的,看视频,看视频,看视频,嫌慢可以倍速观看。
    2023-07-30
2023-07-29
wj***99
老师您好,您这个建模时,材料选择时选择的是什么材料?我看视频里没有这个步骤啊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都是自定义的,视频和模型源文件结合着看。
    2023-07-27
2023-07-27
wj***99
老师您好,我做的模型试验是水平冻结(就是在土槽箱里面垂直放置冻结板,从土槽中间开始降温,水分发生的是横向迁移)不是竖向冻结,也可以用你这个模型吧?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当然可以啊,这种模型无需考虑重力影响,因此,任何方向都可以。
    2023-07-26
2023-07-25
qi***********yi
老师,您好。就是我现在做的模型是饱和-非饱和的,模型区域上部分是包气带,是非饱和的,下部分是饱水带是饱和的。您视频里面用到的方程式是否也能试用于饱水带呢?我看您在视频里面讲到,当饱和度S=1时,也就是饱水的时候,您给比水容量c赋了一个极小值0.001,请问我这个模型里面对于饱水的部分,是否也可以这样设定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适用于饱和带,在无冰情况下,默认假设是饱和的。
    2023-07-04
2023-07-04
顺利**
你好,老师,请问水结冰的判断条件是固液比来体现的嘛。还有水结冰之后水的饱和度减少,为什么水分场的源项为0,水结成冰的部分不是源项嘛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水分场里面包括液态水和固态冰,水和冰都是属于水分场,它们之间相互转换,水分总量不变。
    2023-06-24
2023-06-24
史业*
老师您好,请问一下如果是多层冻土层的话,两层之间的通量边界条件改如何设置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两层之间的界面在域内,不属于边界问题。
    2023-06-11
  • 史业*:老师,不同土层应该设置不同的PDE接口来建模吧,温度不是由最上层土层的温度边界条件传下来的嘛,下面的那个土层与上层土的接触传热条件应该如何设置呢?
    2023-06-12
  • 岩土新君:不同土层是设置不同的PDE接口,你选择不同的域就行了,在域内的就不是边界条件,无需设置边界条件,它会自动扩散。感觉你思路有点跑偏了。
    2023-06-12
  • 史业*:哦哦,好的老师,确实是我想偏了,谢谢老师解答。
    2023-06-14
2023-06-11
小黑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体积含水量、体积含冰量、固液比、位移、体应变的结果如何是用表面表示出来的吗,采用的表达式和单位是什么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感觉你还没怎么看视频,建议看完视频,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2023-05-01
2023-04-30
me*******tu
老师,如果土层边坡里有含冰层的存在,要怎么设置分层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那就要设置两个接口来描述不同的土层,其初始饱和度或初始含冰量不一样。
    2023-04-24
2023-04-24
yk**********57
老师您好,如果是有两种材料,固体力学是要定义两个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定义两个线弹性材料子接口即可。
    2023-04-23
2023-04-22
18*******96
老师请问一下为什么我计算出来饱和度总会出现负值呢,把残余含水率设置为0还是能算出来负值。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这种情况可能是数值计算的问题,你可以在求解器中设置饱和度的下限值为0,或者0.01,避免数值上的问题。另外,在相关变量中,可以用if语句来尽可能避免负值情况。
    2023-04-07
2023-04-07
15*******05
新君你好,我想做上部存在荷载的冻土水热力耦合模型,请问水分场怎么改变,他的驱动力还可以和以前一样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荷载产生变形,可以考虑体应变对水分场的影响,比如对未冻水的渗流影响,对冰的影响等,把机理机制搞清楚后,修改对应的方程。
    2023-04-07
2023-04-07
18*******79
老师您好,冻土的热水力耦合为什么不加重力场呢?我是做冻土路基模拟的,是不是需要加一个重力场?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考虑重力效果啊,那个水分场方程等式右边两项,一个是考虑压力梯度影响水分流动,一个是重力影响水分流动,可以考虑进去的。如果是小尺寸模型,可以不考虑重力影响,如果是大尺寸模型,建议考虑重力影响
    2023-04-02
2023-04-01
18******01
老师您好,如果研究对象土壤分多层是要先定义不同材料吗?那涉及到计算的物理参数怎么处理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设置不同的偏微分方程子接口描述不同区域。
    2023-03-24
2023-03-24
HX16
老师,我看最终的模型,饱和度6.5小时才开始有变化,请问一下这是什么愿原因呢,还有就是,这里用的固液比为了求解,这是不是联系方程类型的一种,我可以用试验的未冻水与冻结温度的曲线作为这个模型的联系方程嘛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因为直到那个时候温度才降到冰点啊,液态水才开始结冰,所以液态水的饱和度才开始变化啊。固液比可以看成是冰与水相对含量的关系方程,受温度影响。可以啊,你自己把相关变量关系捋清楚就可以啊。
    2023-03-23
  • HX16:嗷嗷嗷,谢谢老师!
    2023-03-24
2023-03-23
18*******96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如果要建立三维模型分析,那么在冻胀变形的公式还能用现在这个吗,还是需要添加其他的?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那要看你允许它在哪个方向上发生冻胀变形,比如二维情况假设竖向上冻胀变形,水平向约束,就设置y方向,三维如果是三个方向都变形,你就设置三个方向,公式基本一样。
    2023-03-23
2023-03-22
69*****70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这个模型中建立的冻土模型是饱和冻土的模型吗,如果是非饱和冻土的话就要考虑气体了吧。那么他在计算土壤渗透系数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饱和土的渗透系数呢,还要乘以一个饱和度的参数?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冰水相变过程中,孔隙中液态水的饱和度是发生变化的,属于非饱渗流。
    2023-03-21
2023-03-21
yk**********57
老师,什么时候需要分开定义已冻土和未冻土的比热和导热系数?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其实这些都考虑了的,所谓已冻土和未冻土,也就是含冰量不一样,而这些参数都综合考虑了含冰量的影响,未冻土含冰量趋于零,肯定会在这些变量里面体现的。因为冻融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这些参数都是设置的变量,随液态水或冰的含量而变化。
    2023-03-18
  • yk**********57:哦谢谢老师
    2023-03-19
2023-03-17
hh**hh
老师,comsol可以模拟冻融循环下的无侧限抗压实验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
    2023-03-04
2023-03-04
18*******26
老师,如果把这个模型改为三维的,里面的公式需要改变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一样的,不需要改变。二维与三维只是空间维度的问题,在系数方程里面已经规定好了,我们只是把方程系数输入即可。
    2023-02-13
2023-02-13
18*******36
老师好,对于岩质混合的露天矿边坡而言,土体的热水力耦合方程是否依旧成立?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对于多孔介质是成立的
    2023-02-07
2023-02-07
12******70
老师您好,温度场、水分场、相对饱和度、固液比中所涉及的含水率含冰率都是体积含量吗?如果我测得土的含税率量是:水质量/土颗粒质量的含水率,那么怎么转化到模型中?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是体积含量。质量含水量与体积含水量之间转化很简单,你假设单位总体积为1,把质量、密度、体积之间的关系列出来,一目了然。
    2023-01-17
  • 12******70:好的,谢谢您
    2023-01-18
2023-01-17
周必*
老师您好!我在计算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模型的参数里是没有孔隙度的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有孔隙率啊,孔隙率其实就等于饱和含水量(体积分数),就是模型里面的theta_s,在公式9、10、11、12、18里面都有涉及。
    2023-01-05
2023-01-05
WY**25
一口气从头看到尾了,每次优化的过程受益很大!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所以说,模型遇到问题不要紧,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就是能力提升最快的时候。
    2023-01-05
2023-01-05
Gr*en
老师您好,遇到个问题,可以请教您一下吗?万分感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加我微信ytxj202052,就视频课程内容,给你解答。
    2023-01-03
2023-01-03
yi***ai
老师您好,第一次优化为什么把Bi从变量变成了分段函数?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之前尝试过放在变量中,会出现收敛问题,所以以函数的形式计算。
    2022-11-30
2022-11-29
ll**11
老师您好,土体冻结融化状态下的弹性模量、导热系数、热容啥的参数有所区别,应该如何考虑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你也可以设置这些参数为变量,前提是你要有相关的试验数据,知道这些变量如何变化。
    2022-11-21
2022-11-20
周必*
老师您好,可以在这个基础的冻土热水力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就是上覆给与-10度,在时间二十小时后的模型基础上进行此时此刻冻土的单轴压缩实验测量其孔隙水压或者有效应力的实验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理论上应当是可以的。就要看收敛性如何
    2022-11-11
2022-11-10
周必*
可以将时间单位设置为天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啊,Comsol里面单位很好设置,直接设置即可。
    2022-10-22
2022-10-22
56*****64
老师您好,我想询问下如果我把边界温度设成类似正弦函数的形式可以吗,要注意什么,计算时长会不会增加,如果我要模拟的冻融时间以年为单位,如何缩短计算时间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如果温度变化边界设置不好,有可能导致不收敛,比如边界温度变化率过快,有时候会造成收敛困难。
    2022-10-19
2022-10-18
zw***ch
您好老师,如果说我假设这个模型底部补水,顶部蒸发水分流失,是不是在底部边界设置一个狄利克雷边界,顶面设置一个通量/源。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这种模型比较复杂,加上复杂的边界条件,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遇到收敛性问题,需要控制好边界条件,你可以尝试研究一下。
    2022-10-12
2022-10-12
GTPM
请问这个模型里面有水分的迁移吗?是如何考虑的呢?还是只有冰水之间的相变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当然有考虑水分的迁移啊,非饱和渗流连续性方程本身就描述了水分的迁移机理。一方面,在压力梯度的作用下,水分发生运移;另一方面,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影响水分的迁移。这些在最基本的连续性方程里面都有。此外,其实相变过程也会造成水分迁移,相变过程,液态水的饱和度发生变化,水力梯度也会发生变化,必然会造成水分的迁移。
    2022-09-26
  • Si**er:想请问一下,这个模型里怎么绘制处表示水分迁移的表面箭头呢?
    2024-02-08
  • 岩土新君:水分的迁移可表示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用饱和度的变化表示,用面上剪头表示饱和度就行。
    2024-02-08
2022-09-26
yo***zw
老师好,请问做三维模型分析冻结法冻结管产生的冻胀影响,也可以用这几个公式吗?三维跟二维区别大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当然可以啊。就多了一个维度嘛,理论公式还是那样的,只不过要设置三个方向。
    2022-09-12
2022-09-12
40***
请问这个模型可以通过Comsol自带接口实现吗?用哪些接口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这个模型我建议用PDE建模,目前如果用自带接口,很不方便,特别是水分场。PDE建模对于这个模型来讲,更方便一些。对于多变量、多方程耦合的模型,如果不是软件专门设计的话,还是用PDE接口更容易些。
    2022-08-22
2022-08-22
Cu*****ty
老师好,请问有计划出一期非饱和冻土水热+稀物质传递耦合的视频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这个专项性太强了,估计只能通过数值建模项目来做,后面再看吧,短期估计不会。
    2022-08-01
2022-08-01
co******
老师,我做挡墙冻融下水热力变化以及土体的变形,我可以那你这模型来做,我改变一下边界和模型尺寸,来计算挡墙冻融下的变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不过这种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从简化的土柱模型,应用到复杂的大尺度工程模型,需要操作者本身对相关理论运用的非常娴熟,对原理掌握透彻,能够判断不收敛的 原因。
    2022-07-23
2022-07-23
63****27
关于第四次优化,水分场右边倒三角里的D(塞特u)和k(塞特u)是如何将(塞特s-塞特r)提出来并约掉的希望老师能详细给讲一讲,pde建模输入comsol中都好说,核心还是公式的推导,建议老师能给详细讲一讲数学上的公式推导,这是一种通用的方法!!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刚刚录制了一个“关于水分场公式7至11的详细推导”的视频解说,放在了第十一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2022-07-10
2022-07-10
yo**56
新君老师,请问这种问题是不是用PDE建模比自带接口建模要方便呢?另外,您讲得非常详细全面,做了这么多期优化,赞一个!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首先,感谢你的赞。这种自己推导的理论模型,偏微分方程,而且涉及复杂的相互耦合,多场耦合,建议用PDE做最方面,你也看到了,其实PDE建模只要你学会后,真的不要太简单了。另外,用自带接口也可以,比如我们的固体力学场,就是用的自带接口,因为我们对固体力学场的改动不是很多,所以在固体力学接口上稍加改动即可。另外,温度场你也可以用自带接口,但是要设置好耦合项。液相,也是可以用非饱和渗流接口,也要设置好耦合项。前提是,你要对这些偏微分方程以及它们的耦合关系式要搞懂搞透,你才能运用自如。
    2022-06-22
2022-06-22
qt****45
您好,请问可以在您这个模型基础上,考虑冻胀损伤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啊,建立损伤跟冻胀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试试。
    2022-06-19
2022-06-19
起航****
岩土新君您好,已购买视频课程,非常好,有个地方有点困惑,请问怎么请教您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加网站底部的答疑群,提供必要验证信息即可
    2022-06-11
2022-06-11
TH*er
最后一次优化非常棒!也解决了困扰我好久的问题,终于不再报错关于负数的非整数次幂了,老师yyds!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这个模型确实花了很大精力优化,很高兴解决你们的问题。
    2022-06-06
  • 周必*:确实最后一次优化YYDS
    2023-01-05
2022-06-06
hh**hh
老师我想问一下在冻土中掺入固定量的纤维该怎么做?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两种思路,如果纤维均匀分布,可以将土体参数等效处理。如果非均匀,那就在土体中一个个布置相应的域
    2022-05-26
2022-05-26
18*******82
老师您好,我在添加冻融循环温度的插值函数进行计算后,发现计算结果的温度有些超过了循环温度的峰值,请问这是什么情况?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理论上来讲,如果没有其它热源的话,是不可能超过最高边界温度的,要不然就不遵循能量守恒了,检查看看是不是参数设置有问题,或者边界条件有问题,或者耦合项有问题。我们用循环温度边界没有出现你这个问题。
    2022-05-17
2022-05-17
hh**hh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如果做温度循环下观察混合土的应力变化,但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发生一些能量的损失,应该怎么做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首先,你要明确能量以什么形式损失,什么原因造成能量的损失。先把机制机理弄清楚,再对应构建数值模型。
    2022-05-11
2022-05-11
HX16
您好,老师,我买了这个课程,受益匪浅,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我想基于这个理论建一个路基三维模型,实现度大嘛,有哪些难点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您好,很高兴能帮到您!基于这个模型,可以实现三维路基模型,但是有些地方有些地方要特别注意,容易导致不收敛,比如路基坡面和地面的转折端,会导致模型收敛困难。另外,三维路基做冻土耦合计算的话,计算时间会很长。
    2022-05-06
2022-05-06
猫猫**
你好老师,如果要考虑热对流是不是要在热传导方程直接加入对流项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是的,但是如果孔隙水流速比较小的话,可以忽略对流项。当然,你直接加上去也行。
    2022-04-25
2022-04-25
hmd
你好,岩土新君,首先感谢您的课程,更新这么多期,辛苦了。请问这个冻土模型,能否用comsol自带的接口做呢?比如用多孔介质传热+理查兹+固体力学,请问可以实现吗?谢谢大佬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你好,像这种冻土模型,变量比较多,且耦合关系比较多,方程自己推导的,我建议用PDE。如果你实在要用自带接口,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你要根据你的方程,修改接口的某些项。特别是冰相的处理,在接口里面可能设置比较困难,你可以通过后处理的方式,通过水的体积含量,计算冰的体积含量,然后,液态水就用理查兹方程描述。也是可以的。但是,理查兹接口的主变量是压力p,换算起来可能有点麻烦。
    2022-04-22
2022-04-22
感谢新君老师,做了这么多次优化,棒棒哒,最后一次优化已经解决了我的问题啦!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很高兴能解决你的问题,希望继续支持
    2022-04-16
2022-04-16
ll**11
新君老师您好,可以出一期comsol混凝土冻融研究方面的视频教程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它们之间的模型应当是可以互通的,混凝土与一般的土,都是可视为多孔介质,我们这个模型也是多孔介质,没有特指是什么物质,只要是多孔介质,均可适用,然后根据你的多孔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调整参数。
    2022-04-11
2022-04-11
天气**
老师您好,这模型里的热容量和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是在哪个文献里啊,我看有的参考文献的计算公式跟视频里用的不一样啊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这个是根据固相、冰相、水相的各自体积含量计算的综合平均值。
    2022-04-09
2022-04-09
wj***99
老师您好,请问水分场控制方程里是θu为什么能替换成S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体积含水量与饱和度之间是有函数关系的,建议把描述非饱和渗流的VG模型搞懂,VG模型里面就有关于体积含水量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式。这个模型在Comsol帮助文档有描述,同时,我的大部分涉及非饱和渗流的视频课程,都会讲到这个VG模型。
    2022-03-18
2022-03-18
wj***99
老师您好,请问下三角符号为什么代表扩散,这个符号有什么含义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单个下三角符号,表示梯度,也就是关于空间的一阶导数,比如dT/dx,dT/dy。两个下三角符号,是拉普拉斯算子,是关于空间的二阶导数,比如dT2/dx2,dT2/dy2。至于扩散项和对流项为什么是那样表示,建议可以详细学习一下传热传质方程的推导。对流项一般是速度乘以变量的一阶空间偏导;扩散项一般是扩散系数乘以变量的二阶空间偏导。
    2022-03-18
2022-03-18
47*****47
老师,您好,可以在您的模型的基础上对土体施加振动荷载来观察水分的迁移问题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在边界上施加荷载,但是如果施加动力荷载,模型收敛性会比较困难。这是所有动力-渗流模型都会面对的困难。
    2022-03-16
2022-03-16
新君老师,您好,请问这个模型是温度场与水分场的双向耦合,还是单向耦合?是只考虑温度对水相变的影响,还是水的相变也会造成温度的变化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你好,可能你还没开始仔细看视频吧。这个模型是考虑了温度场与水分场的双向耦合的。即,温度变化,引起水和冰之间的相变;另外,水和冰之间的相变过程,放热与吸热,也会以影响模型的温度变化,所以是双向全耦合的,另外,水的相变,会引起土体的变形。
    2022-03-13
2022-03-13
si*****ng
老师,我有个问题,水场的本构方程中,以含水量作为自变量是不是不能加压力边界,或者说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并不能随深度增加。这种必须改为自变量以压力驱动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需要转化一下,将你需要设置的压力边界条件转化为主变量,不能直接加压力边界
    2022-02-27
  • si*****ng:我想全转化为压力头自变量,但是在加入冰相和水汽的时候,出现点问题,不知道老师能不能指导下类似的
    2022-03-01
  • 岩土新君:给微信 ytxj202052 留言
    2022-03-01
2022-02-27
ll**11
岩土新君您好,可以出一个此模型建立分析的具体步骤吗,我根据您完成的已有模型来自己建立,遇到了很多问题,有些模块不知道怎么来的,想多看看您的建模过程来研究自己模型的建立。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有具体步骤啊,第五讲就是专门的Step by Step建模。前面几讲是模型的基础理论讲解,特别是第三讲,讲解的模型控制方程,然后第五讲就是讲怎么把这些控制方程通过Comsol的PDE建模方式,实现建模。每个步骤都有讲解。可以倍速观看,不建议跳看哦
    2022-02-22
2022-02-22
岩土**
刚刚该冻土模型已经做了第三次优化,优化说明视频在第九讲,第三次优化模型已经上传至附件资料。如果第一次看的话,强烈建议先把前面的视频看完,再看后面的,因为第三次优化是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做了微调。 [回复]
2022-02-08
岩土新君您好,我的模型是路基边坡,请问视频中讲的这个模型,可以套用到我的工程案例中吗?谢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可以啊,没问题的。但要注意的是,模型尺寸不要太大,因为冻融影响深度有限。此外,建议在温度变化的边界附近,网格一定要加密,在能够承受的计算成本下,越密越好。
    2022-02-07
2022-02-07
感谢新君老师,见到全网关于Comsol冻土模型讲的最详细的视频。老师,是这样的,我的模型,在您的模型基础上,想让上边界有外界水分流入,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感激不尽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将你需要的边界条件变量换算成主变量即可,就像视频中讲的,VG模型,确定边界压力水头,换算成饱和度,可以一试
    2022-02-05
2022-02-05
模型还没具体研究,老师讲的确实挺好的,很细,PDE建模被老师这么一讲原来这么简单。是不是购买后,如果模型后面还有第三次优化,都可以免费获取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本平台任何一套视频课程,如果确实存在问题,需要优化的,那么优化后的所有资料都会重新上传,已购买的用户可直接免费下载。不过,这个模型经过了多次优化后,我认为目前已经是比较理想的了。
    2022-02-05
2022-02-04
好的,谢谢老师解答! [回复]
2022-01-27
老师讲的非常详细,受益匪浅!请问老师,如果我想研究冻土边坡的稳定性可以吗?请问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谢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新君:你好,其实单纯从冻土热-水--力耦合研究冻土的冻胀融沉效果的话,温度变化对冻土的影响深度有限,一般不超过1m,大部分以cm来计。所以,如果考虑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的话,肯定是有限的。我认为,冻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应当是一个累积破坏的过程,即先表层冻坏损伤,剥离,然后进一步损伤,剥离,如此反复,进而影响边坡稳定性。建议你可以把损伤场考虑进去,即考虑冻土的热-水-力-损伤耦合效应。
    2022-01-27
2022-01-27
C-07:Comsol/冻土/热-水-力耦合/冰水相变/PDE建模
播放次数:3461
¥168.00
可用限时积分: 0

折合: 0

可用总积分: 0

折合: 0

收藏
分享
岩土新君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岩土多物理场耦合;岩土多孔/裂隙渗流;滑坡动力学;岩土工程支护

相关课程推荐
A-17:地震动力作用下考虑粘弹性边界的地基与边坡动力学模型

1、地震动力作用下考虑粘弹性边界。 2、地基模型与边坡模型。 3、理论原理讲解+建模操作演示。 4、考虑了初始地应力平衡。 5、考虑了静动边界转化。 6、对建模操作流程做了详细总结。 7、视频建模全程录制,可跟做。 8、附Abaqus模型源文件、MATLAB源文件及相关参考文献。

C-19:加热条件下的多孔介质两相流与相变(汽化)经典模型

模型特点: 1、流体流动+传热+相变。 2、多孔介质混合两相流。 3、加热产生相变(汽化)。 4、以焓作为能量方程主变量而非温度。 5、考虑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热量变化。 6、以PDE建模为主。 课程特点: 文献解读+控制方程+模型详解+操作建模。

C-17:裂隙岩体热-流-固耦合数值建模-以地热开采为例

1、考虑均质岩体和裂隙岩体的热-流-固耦合。 2、热-流-固三场之间双向全耦合。 3、在Comsol的自带接口上修改方程建模。 4、以地热开采为案例背景,基础理论可应用于多种工程案例。 5、控制方程讲解+操作建模演示。 6、step by step操作演示,可跟做。

C-05:基于Comsol的降雨边坡模型及稳定性计算

(1)在Comsol中实现非饱和土边坡降雨渗流-应力-变形耦合 (2)实现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降雨后的边坡稳定系数 (3)在Comsol中自主编辑公式实现耦合建模 (4)掌握固体力学与渗流力学原理

Geo-02-THMC热-水-盐-力耦合模型

课程特点: 1、THMC温度场-水分场-盐分场-位移场耦合。 2、冰水相变冻结+硫酸钠结晶析出。 3、主要变量包括:温度、未冻水含量、含冰量、含水率、溶液盐浓度、结晶盐含量、位移。 4、采用PDE偏微分方程建模。 5、文献解读+接口详细讲解+操作演示。 6、软件采用的6.2版本。 7、课程内容有关疑问请咨询邮箱geo_ai@163.com,邮件主题:注册的手机号+Geo-02+答疑,否则视为广告邮件处理。

C-11:Comsol大尺度多土层复杂边坡降雨+强度折减

(1)在Comsol中实现非饱和土边坡降雨渗流-应力-变形耦合; (2)实现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降雨后的边坡稳定系数; (3)构建大尺度多土层复杂边坡模型:工程应用; (4)掌握固体力学与非饱和渗流原理。

Geo-03-Comsol碳酸盐岩酸化压裂模型

课程特点: 1、碳酸盐岩酸化压裂。 2、渗流场+化学场+侵蚀场。 3、孔隙率-渗透率变化。 4、以Comsol内置接口建模为主。 5、包括两个模型:圆形酸化压裂和矩形酸化压裂。 6、理论说明+接口详解讲解+操作演示。 7、软件采用的6.2版本。 8、课程内容有关疑问请咨询邮箱geo_ai@163.com,邮件主题:注册的手机号+Geo-03+答疑,否则视为广告邮件处理。

Geo-01-THMD热-流-固-损伤耦合模型

课程特点: 1、THMD温度场-应力场-压力场-损伤场耦合。 2、通过损伤描述压裂液作用下的裂缝扩展。 3、温度的变化影响渗流与损伤。 4、裂缝的扩展影响渗流、温度和应力。 5、各物理场之间相互耦合。 6、Comsol内置接口建模。 7、SCI文献解读+接口详细讲解+操作演示。 8、软件采用的6.2版本。 9、课程内容有关疑问请咨询邮箱geo_ai@163.com,邮件主题:注册的手机号+Geo-01+答疑,否则视为广告邮件处理。

C-13:Comsol三轴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

1、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含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 2、双重介质(裂隙+孔隙)渗流应力耦合。 3、考虑裂隙法向应力对其渗透性的影响(Louis经验公式)。 4、逐级增大围压,裂隙渗透性的变化。 5、视频课程包括step by step建模操作,可跟做建模。

C-12:Comsol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理论讲解与模型案例解析

1、本视频课程主要针对地下水溶质运移问题,进行基础理论和数值建模讲解。 2、对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与控制方程做了详细讲解。 3、对多孔介质稀物质传递理论与控制方程做了详细讲解。 4、针对5个典型溶质运移模型案例,分别做了详细的模型解析。 5、针对其中1个案例,进行step by step操作演示。 6、本视频课程,从基本原理,到数值建模操作,均做了全面讲解。